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潘明:金点子是如何炼成的?

时间: 2022-03-01 17:51:56 来源: 团结报
【打印】 【字体:

图片说明

  “用心写好提案是履行好委员职责的一种最为直接重要的方式,也是一名新时代合格政协委员的必备素质和‘看家本领’,更是用好委员‘话语权’、发挥‘正能量’的关键所在。”回顾五年履职感悟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、民革珠海市委会原主委潘明这样说道。

  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横琴“分线管理”政策,打造澳门—横琴经济多元发展合作区的建议》,被列为2019年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,建议已落实到相关政策中;《关于延伸京港高铁至澳门,建设京港澳高铁的提案》荣获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,主要建议被纳入《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》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等……翻开沉甸甸的履职成绩单,潘明颇感自豪。

  五年来,作为一名来自大湾区、扎根大湾区的全国政协委员,潘明秉持“为国履职、为民尽责”的情怀,为大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倾力鼓与呼,提出了系列高质量建言和“金点子”,不仅得到重视采纳,也取得了较好实效。

  在潘明看来,政协委员要想用好“话语权”,说的对、说得准、说的管用,只有在提高提案建言质量上下功夫,才能提出更多务实管用的“金点子”。“金点子”具体是如何炼成的?他概括为六个字:“三重视”+“两结合”。

  “首先是重视选题。”潘明说,五年来,他始终聚焦广东及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高铁建设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短板,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,相继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加快推进珠澳高铁枢纽建设、优化改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审批制度等多篇提案。2019年,他配合民革中央提交的《关于支持横琴新区建设粤澳特别合作区,更好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建议》,得到重视批示,积极助推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谋划与发展。

  “其次是重视调研。”潘明认为,调查研究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,好的选题没有经过深入调研也不会成为好提案。对于提交全国政协的提案选题,他都坚持本人带队开展调研,与省、市相关部门沟通,了解瓶颈问题,最终形成直面问题、精准建言的提案。“写好提案必须掌握‘带露珠、冒热气’的第一手资料,要坚持‘不调研不提案’理念。”潘明对记者说。

  第三个“重视”,潘明给出的是重视沟通。“除了选题和调研,还要根据提案的内容和特点,重视与各方的沟通交流,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。”在撰写提交《关于延伸京港高铁至澳门,建设京港澳高铁的提案》时,他主动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其他3位全国政协委员,共同研究,联动建言。提案提出后,他还主动与提案主办方沟通汇报,参与相关调研和协商,争取中央、省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。

  除了“三重视”,潘明认为还要做到“两结合”:建言要结合专业优势,献策要结合“国之大者”。

  “政协提案是非常严肃的高层次意见建议,必须要实事求是,说好‘专业话’,避免‘雷人’提案。”潘明表示,除了结合自身所学所长,面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问题,要经常与相关领域部门专家、相关界别委员沟通交流,通过集思广益、多方论证,共同开好药方,精准建言。所提建议既要突出“政府所能”“地方所需”,还要凸显“群众所盼”。

 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,学习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会议精神,是潘明履职的“必修课”。每年参加两会,他都会精读政府工作报告,并结合工作实际,划好提案选题“重点”。“要及时了解国家和省市发展形势,不断提高政治站位,心怀‘国之大者’,才能做到厚积薄发、言之有据。”潘明说。

  人民政协为人民。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政协委员,我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准确把握政协履职方式方法,深入调查研究,全面增强履职本领,敢说话、说真话,把基层群众的真实意愿通过政协提案反映上来。”潘明表示,他将以不负韶华、不负重托、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,写好“委员作业”,答好时代考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