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:
粤商要靠自主创新“闯出一条新路”
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上,与会嘉宾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、企业科技创新等话题展开探讨。
“过去,粤商靠敢闯敢试‘杀出一条血路’,今天要靠自主创新‘闯出一条新路’。”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说,一个人跑得快,一群人跑得远,做产业也是这个道理,科技创新还需要协同共赢。
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。在制造业领域,依然存在大量只能用人工完成的任务,挑战着企业产品质量一致性、服务质量和综合成本。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介绍,过往机器人自动化项目,还存在一定障碍,而利用仿人化技术理念,可以让机器人以更加类人的方式工作。“希望携手各行业合作伙伴,共同实现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价值。”胡晓平说。
粤商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专题会:
全省逾2000家商会与县镇村结对共建
粤商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专题会上,与会嘉宾介绍了各自企业融入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案例,并分享心得体会。
2023年以来,省工商联组织民营经济领域力量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,组织全省930个非公经济党组织与1617个镇村结对,创新“党建+项目”帮扶模式,实施项目1106个,累计投入5.8亿元;推行“一对一精准结对”“一对多辐射带动”“多对一集中攻坚”多种结对方式,117家省级商会与109个县(市、区),1949家市县级商会与854个镇、1105个村结对共建,实施产业项目421个,投资金额356亿元。
“今年端午节,欣旺达在茂名市柏桥村荔枝广场举办公益行捐赠仪式,现场认捐荔枝树,部分捐赠至深圳特殊儿童、学校师生等群体,既提升家乡荔枝品牌美誉度,也助力特殊群体关爱事业发展。”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旺表示。
温氏集团董事会秘书、集团副总裁蒋荣金则分享了企业正在开展的“政银企村”和“政银企村户”两种合作模式。截至目前,温氏股份参与云浮市的16个合作项目已全部投产,年产值15亿元。
国际合作与全球市场拓展专题会:
鼓励上下游企业全链条联合“出海”
国际合作与全球市场拓展专题会上,与会嘉宾围绕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粤商新机遇与合作路径、粤商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。
“广东上市公司中,超六成选择‘出海’,‘出海’公司数量及境外业务收入规模均居全国第一。”广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黄欣表示,广东的市场规模大、产业配套足、研发实力强、营商环境优,欢迎企业家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。
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呼吁,企业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“走出去”,通过组建产业联盟、创新联合体等方式,共同开拓国际市场。
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珊表示,粤商应紧盯全球科技发展趋势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勇闯“无人区”,努力打造不可替代的国际竞争力。
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名誉会长周春玲认为,应充分发挥香港供应链管理中心优势,助力粤商“拼船出海”。她建议,广东企业可考虑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区域总部,还可通过香港对接全球买家,打造国际品牌。
青年粤商创新与传承专题会:
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勇当先锋
青年粤商创新与传承专题会上,与会嘉宾围绕青年粤商发展机遇与挑战、推动创新发展的责任与担当等话题展开分享。
广东是粤商创业发展的沃土,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,其中企业超835万家,均居全国首位。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和志说,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快发展,产业发展与青年发展同频共振,广大青年粤商要践行新发展理念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争当传承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引领者。
青年企业家具有“出海领航员、数字原住民、体系构建者”三重独特优势,适合在当今变局中引领创新。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沆建议,青年企业家可以选择父辈“做不好、不能做”的领域作为切入点,“小步快跑”争取发展空间。
建地集团董事总经理吴学明认为,青年粤商要善于用AI创新打造新的商业模式,勇于投身原创性科技研发,善于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,把粤商的创新基因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之中。
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会:
为民企提供更多灵活便利的金融支持
在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上,与会嘉宾就推动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。
“当前,民营企业在创新研发、转型升级、整合兼并、开拓市场等环节急需更加有力、精准、高效的金融支持。”为破解以上问题,省委金融办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介绍,广东一方面完善民营经济政策支持体系,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,努力为民企提供更多灵活便利的融资贷款服务。
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看来,当前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面临着信息不对称、信用记录不足、缺乏抵押物等困难。他建议,通过加强政策引导、完善监管体系等方式,推动金融资源流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。
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童志军认为,作为金融机构,需要推动信贷投放持续扩容,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,精心提供全周期服务,更好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。
“在我们近500名青年会员中,有80%属于创业者,非常需要金融助力。”广东省客家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赖志光呼吁,金融机构要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,加大对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。